2004年12月25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省检察机关理论研究成果名列全国前茅
一批检察官成了得奖专业户
本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岳耀勇 范跃红

  本报讯 在前不久颁发的浙江省法学会2002-2004年度优秀法学论著奖43篇获奖篇目中,出自我省检察干警之手的有23篇,占了一半以上。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原省检察院检察长朱孝清的专著《职务犯罪侦查学》和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庄建南等人的论文《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获一等奖。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4年浙江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上获悉,近年来检察机关的理论研究和调研成果不仅在省内飘香,而且在全国检察系统评比中获奖数屡获第一,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瞩目。浙江的一批检察官也因此成了得奖专业户。据了解,省检察院组织全省力量,先后攻下了3个高检院重点课题、16个省级重点课题,以及省社联、省法学会等部门的17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我省有3名检察干部入选“浙江省十大法学青年”,1人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今年10月,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傅国云又被评为浙江省青年优秀法学家,并被推荐为全国优秀青年法学家候选人。
  记者在采访时,一些检察官自豪地说,现在的检察官不仅仅注重办案子,更希望能成为“教授型”的检察官。他们围绕检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应用研究,使理论研究成果直接为检察工作服务。